北京宣房集團歡迎您!
發布時間:2015-12-22 16:47:00 來源:北京宣房集團
一名黨員 一面旗幟
——記宣房投資管理公司信訪接待室主任孫乃紅
孫乃紅同志1984年從事信訪工作,“盡最大努力為居民群眾排憂解難”始終是她工作中的座右銘,盡管她只是中國千萬黨員中的平凡一員,但對黨和對人民的無限忠誠使她在信訪戰線上一干就是23個年頭。在這個崗位上她獻出了自己的情感和愛戀,灑下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她用實際行動贏得了領導的信任、群眾的愛戴,用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實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誓言,身體力行“三個代表”,為黨的事業執著奮斗。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她曾3次被市委、市政府信訪辦評為北京市信訪先進工作者、18次被區委、區政府信訪辦評為宣武區信訪工作先進個人,還多次被區政府評為宣武區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先進個人、被區婦聯評為宣武區巾幗建功先進個人、被區文明辦評為宣武區文明標兵、被區委授予宣武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7年榮獲首都五一勞動獎章。
2000年房地局轉制,她再次選擇了信訪工作這個崗位,在宣房投資管理公司辦公室繼續從事信訪工作。她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一是處理各類人民來信、接待群眾來訪、接聽和辦理群眾呼聲電話,二是辦理市、區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三是辦理區政府督察室交辦的督辦件以及市長(區長)電子信箱、區領導接待記錄等。
作為一名入黨多年的共產黨員,孫乃紅同志在信訪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熱情地接待每一位來訪群眾,認真地對待每一封人民來信,努力辦好每一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通過她自己的無私奉獻踐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盡管她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和糖尿病,但從來都把信訪工作放在首位,冒嚴寒頂酷暑,見住戶跑現場,下面簡單介紹她的工作和學習情況:
一、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信訪工作既平凡又偉大。她接觸過大到幾十人的集體訪,小到住戶的水龍頭壞了要換個皮錢,作為一名專職的信訪工作人員,作為一名老黨員,對黨、對人民的責任感驅使著她笑迎每一位來訪群眾,讓他們怒氣而來,滿意而去,把黨的溫暖、黨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信訪工作整天忙忙碌碌,卻又很難看到成績,但通過她的努力迎來了老百姓欣慰的笑臉和社會安定的大好局面,縮短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孫乃紅同志始終認為群眾寫信、上訪是相信黨的公平正義,他們相信信訪就是相信政府、相信黨。在日常工作中,對來訪的殘疾人她主動到大門口接訪,對怒氣沖天的上訪人好言相勸,對年老體弱的來訪人送到樓下,對那些情緒激動的集體訪,更是耐心宣傳《信訪條例》,認真聽取群眾代表的申訴。對待群眾呼聲電話,她滿腔熱情。她總認為信訪工作就像一面鏡子,既能反映群眾的要求,又能直接檢驗我們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因此她每一次接聽群眾呼聲電話都會認真傾聽對方的訴求,耐心解答各類問題。盡管對方看不到她的表情,但通過話筒,使用啟發性的語言、引導性的語言以及鼓勵性的語言都會使對方感到溫暖,得到理解,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她的心每天都被信訪群眾牽動著,有的來訪人投訴時聲淚俱下,她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協調工作時面對個別單位、個別人對信訪群眾麻木不仁,她更是十分氣憤,竭盡所能去解決好每一個信訪問題。正是由于她對來訪群眾以誠相待,才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信任,有的住戶與她素不相識,通過信訪成了朋友;有的住戶所反映的信訪問題早已解決,辦事路過信訪辦公室,也要進來看看她,希望她保重身體。每當她想起這一切,便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她深切地感到,群眾信訪的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絕大多數是通情達理、信任黨和政府的,能為群眾解決一個困難,就是送去了黨和政府的一片關愛,信訪工作每化解一個矛盾,就是為黨負擔了一份責任,同時也在轄區百姓心中提升了宣房人的聲譽和形象。
二、甘于奉獻、熱心服務
每年市、區“兩會”結束后,公司都要收到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對待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她都會以人民公仆的服務意識,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針對代表和委員提出的問題,特別是由于條件或資金所限一時辦不了的,她會向代表、委員、居委會及居民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征得他們的諒解。有時遇到群眾不理解,甚至說出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話,她也不急不惱,以對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負責為出發點,本著誠懇的態度,以和藹的語言與他們交換意見,解決問題。
有一次,趙欣委員提出了“關于四平園小區居民要求安裝路燈”的提案。收到提案后,她立即與小區領導研究解決方案,同時與趙委員取得聯系,約好面談時間。見面那天正趕上沙塵暴,風大得睜不開眼睛,蹬不動自行車,她就推著自行車走到趙欣委員的單位。當趙委員見她頂著大風如期赴約時用驚訝的眼神望著她,顯得十分激動。此時,她深切地感到信訪工作把宣房投這個肩負著政府職能的承辦單位與代表群眾利益的政協委員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也縮短了。
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工作每年都集中在第二季度。“非典”期間,眼看三個月的辦理期限臨近,她絲毫沒有退卻,依然像往年一樣,一次次跑現場、一次次找代表和委員征求意見,如期上報了辦理結果。當時電視臺每天都在播報全國的疫情,形勢十分嚴峻,有的同志好心地對她說,“非典”鬧得這么兇,誰還像你似的到處跑,萬一傳上怎么辦?別忘了你還有糖尿病;有的同志從書包里掏出口罩執意地讓她戴上,令她十分感動。她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遇到危險和困難時絕不能臨陣脫逃,一定要迎著困難上,只有這樣才能把忠誠于黨的最高綱領的理想和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具體行動,才能踏著先輩的足跡,學著新時代的榜樣,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創一流的工作業績。
在辦理信訪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她就主動與有關部門配合,團結協作,盡最大努力讓居民群眾滿意。近幾年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改善居住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全部滿足群眾的要求,因此辦理工作的難度也在逐年加大。在公司黨委、各級領導的支持、幫助下,她始終以黨的基本思想為指導,以高度的黨性責任感處理遇到的各類問題,實事求是,認真負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遇事不繞、不推、不躲。在工作中,她往往一方面積極找基層單位進行協調,另一方面主動找居民住戶宣傳有關政策,盡最大努力協同各相關部門做好群眾工作。多年的辦理工作使她深刻的認識到,認真辦理好各類信訪事項,對于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改進信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整個社會處于加速發展的轉型期,各種矛盾交錯匯集,信訪難度不斷加大,面對錯綜復雜的人民內部矛盾,做好信訪工作顯得尤為突出。信訪工作是我們宣房投公司的窗口,直接關系到公司的信譽,為使公司的信訪工作更上一層樓,孫乃紅同志以全國勞模耿惠芳同志為榜樣,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克盡職守,盡職盡責,在信訪工作中做到無序中求有序,被動中求主動,服務中求參與,平凡中求突破,實踐中求質量,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的出來,危難時刻豁的出來,使信訪工作真正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好務、為領導服好務、為我們的企業服好務。“俯首甘為孺子牛”,孫乃紅正是以這種赤子之心,在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搭起一座“連心橋”,也在廣大人民心目中樹立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形象。